全球化由來已久,一戰前,英國主導全球化近百年,以殖民主義為其核心內容。一戰後西方主要工業國瓜分了全球,包括歐美、日本。二戰結束,美國主導全球化,各國達成了一系列全球治理的共識,是全球化的一次重要實踐,並產生了包括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復興銀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國際法庭等多邊國際組織相繼建立。二戰後全球治理架構經歷了75年,至今仍深刻影響全世界。
去全球化無助解決美國內部矛盾
以美國為代表的全球化宣導者自身的國內矛盾日益突出,貧富差距日益加大,面臨的外部挑戰也日益增加,政府開始引導民眾更多地將矛盾歸結於全球化。因此,美國為轉移貧富懸殊的矛盾,同時扼制中國的潛在威脅,美國拋出了去全球化、與中國脫等新政。
美國自身的矛盾本身是不是通過去全球化就會改變呢?並不會,造成美國社會貧窮懸殊的主要矛盾是其自身的分配體制,突出表現在醫療、教育問題上,當然也有因產業轉移而帶來的就業問題。醫療和教育在世界上不同國家都採用公共資源來解決,但美國過去30年把醫療和教育完全推向市場,給美國家庭帶來了巨大的負擔。這是美國國內分配制度所造成的。去全球化無法改變這一矛盾,而要解決分配制度的問題必然觸動既得利益,這種政治角力無法短時間內解決。
西方選邊站隊 去全球化料掀高潮
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在國內矛盾沒有辦法得到實質性解決之前,不可能放棄去全球化,所以強調實業回歸是必然趨勢。但去全球化並不是各國的共識,因為美國的問題,並不是所有參與國家的問題,德國、日本等歐洲國家並沒有像美國製造業的空洞化所帶來的惡果,相反從全球化中得益。
美國所謂的去全球化,現階段的核心是與中國脫離,強調中國威脅,封鎖中國。雖然與其他國家也存在貿易糾紛,但在關鍵時候都可以妥協。但追隨美國,選邊站隊,必然是未來西方國家角色變化的題中應有之義。未來以貿易保護主義和科技封鎖為主要特徵的去全球化可能會越演越烈。
踐行全球化 堅持市場規則是核心
作為全球化的堅定踐行者,中國走全球化的道路,核心是堅持市場規則,尊重市場規律,所謂堅持市場效率,就是要由市場配置資源而非政府,政企必須分開,真正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所以在現在這個時點上,應當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
履行承諾 金融業開放需「追落後」
首先是金融領域的開放和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問題。加入WTO時,中國對金融開放是有承諾的,前些年承諾的金融業開放的時間表大大落後了,但近一年來所實施的金融開放力度是有目共睹的。
很多國人擔心開放金融業會不會導致資本外逃?金融業開放與資本外逃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金融業開放,涉及服務業開放的問題,是WTO管轄的內容。資本管制是IMF管轄的範疇,外資機構必須服從中國對資本項下的管制。中國資本項下FDI、ODI是開放的,但是,有條件的開放股債(二級市場)的管制主要是直接投資,對內的直接投資與對外的直接投資目前是額度管理方式。客觀而言,在目前的狀況下,資本專案採用額度管理方式還是必要的。
在數字經濟時代,大國的戰略競爭主要是科技的競爭,科技的財富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財富主要來自科技創新能力而不是對自然資源的控制能力;二是國家面臨最大安全威脅來自網絡世界而非自然界。美國封鎖我們如何應對:1. 根本上改變中國的創新環境;2. 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3. 給科研機構與科研人員更多的自主權;4. 引吸更多的科學家為我所有。
目前中國社會貧富懸殊的表現沒有美國那麼嚴重,主要是因為家庭儲蓄及過去同期內資產的增值。隨資產價格泡沫的擠出和家庭負債比例的不斷上升,社會矛盾也會日益突出,需要有效利用財政手段組織公共資源解決醫療保障和義務制教育問題。中國政府主導的三大攻堅戰中,精準脫貧是重要方面,中國必須不遺餘力地解決貧困問題。
內地各級政府過去多年在強調服務業在GPD中比例的問題,強調產業結構調整,強調騰籠換鳥,要知道內地社會最大的問題還是就業的問題。針對高污染行業等當然應當管制,但切不可急於強調捨去所謂的製造業,而盲目追求所謂服務業在GDP中的佔比。
內地產業正騰籠換鳥
內地市場的人口紅利逐步消失,房地產價格、能源資源以及勞動成本大幅上升,加上這兩年中美貿易戰,美國的大幅徵收關稅,使得內地製造業面臨巨大的困難,四十多年來所建立的供應鏈正面臨巨大挑戰。生產要素成本的上升本已是投資者決定是否撤離內地市場的核心因素。而相反,美國原油、天然氣價格在過去幾年大幅下降,使一些製造業回歸本土有了現實的可行性。所以如何有效的控制成本,保持中國製造的競爭力至關重要。產業短期內被打破的可能性不大,但長期而言,確實充滿挑戰。
有兩種情況是值得中國考慮,一是對外交往中淡化意識形態的成分,更多的回歸到人本主義的範疇內來探討問題;二是除了利用經濟手段對外交往,還有很多其他手段。
美國宣導去全球化並以意識形態為藉口,煽動其他西方國家反對全球化,以中國為敵,但畢竟作為全球化得益者,並沒有真正的意願退出全球化,所以這些國家未來必然會游走於中美之間。中國應當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求同存異、共同發展」。
香港可發揮六大作用
香港作為全球的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在中國融入全球化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香港最大的優勢還在於金融,還有就是香港的民間外交,這是中國其他城市在短期無可替代。以長遠來看,隨中西衝突的加劇更加無可替代,善用香港依然十分重要。
1. 香港是中國海外投資的主要來源地,每年FDI(實際使用外資)大約為1,200億美元,其中50%以上來自香港;2. 50% 以上的對外投資從香港出發;3. 香港是中國企業資本市場融資的主要管道,IPO每年融資超過1,000億美元,發債數量超過500億美元;4. 香港是人民幣的離岸中心,離岸人民幣貿易結算的80%以上發生在香港,離岸人民幣存款的一半以上在香港;5. 世界排名前200位的銀行機構有134家在香港有分支機構;6. 香港可以投資世界主要金融市場的所有產品,資本充分自由流動。
另外更加重要的是,由於中國的資本項下開放還不完全,通過香港市場來實現資本項下的投資包括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所以香港實際上承擔了中國全球化過程中內地其他城市所無法替代的作用,是中國金融全球化的試驗田、防火牆,對外溝通的橋樑。去年修例風波之後,大家也非常關注香港未來是否還可以繼續充當中國全球化中原本承擔的角色。筆者有這樣幾個判斷:
1. 香港的「一國兩制」架構仍在,香港的獨立司法體系還在,中國市場的吸引力還在。那麼香港的作用依然不會改變。雖然香港的GDP從1997年回歸是佔全中國的18%到現在只佔中國不到3%,但這是關鍵的3%;2. 由於香港回歸後已經是中國實際管控下的一部分,香港當然也會成為美歐攻擊中國的一個重要基地,原來賦予香港的一些特殊待遇,如獨立關稅區,人員流動的特殊簽證等都可能成為博弈的一個棋子。歐美在香港仍有巨大利益,在借助香港打擊中國的過程中,歐美必然也要考慮自身利益;3. 原本利用香港淡化中國色彩所作的科技交流,大學研究成果分享可能會被中斷;4. 通過香港投資中國的管道作用有可能會日益萎縮;5. 利用香港募集資金投資海外的私募基金投資等也很有可能被視為來自中國投資,需要特別嚴格的審批。對上述情況必須要有預案,目前很多的事項仍然並不明朗。